雷军的人物履历
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1987年,毕业于原沔阳中学(现湖北省仙桃中学),同年,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武汉大学是当时国内最早一批实施学分制的大学,按照学校要求,只要修完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刚上大学,对自己要求比较严的雷军就开始选修了不少高年级的课程。仅用了两年时间,雷军修完了所有学分,甚至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
读完大学的雷军便开始闯荡计算机市场了。1992年,雷军与同事合著了《深入DOS编程》一书。接下来的两年里,雷军涉猎广泛,写过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中文系统以及各种实用小工具等,并和王全国一起做过电路板设计、焊过电路板,甚至还干过一段时间的黑客,解密各种各样的软件。两年下来,雷军和各家电脑公司老板之间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汉电子一条街的甚有名气的人物。 受《硅谷之火》中创业故事影响,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雷军开始和同学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创办三色公司。
当时的产品是一种仿制金山汉卡,可是随后出现一家规模比他们更大的公司,把他们的产品盗版了,而且这家公司可以把同类的产品做得量更大,价格也更低。
三色公司度日维艰,不要说公司运营,即使他们生活上也面临着等无米下锅的局面。半年以后,三色公司决定解散。清点公司资产时,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了一台286电脑和打印机,李儒雄分到了一台386电脑。
在三色公司工作期间,雷军与王全国合作编写了雷军的第一个正式作品BITLOK 加密软件并组建了黄玫瑰小组;除此还用PASCAL编写免疫90,此产品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 1992年初,雷军加盟金山公司。先后出任金山公司北京开发部经理、珠海公司副总经理、北京金山软件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1998年8月,担任金山公司总经理;2000年底,金山公司股份制改组后,出任北京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雷军从22岁进入金山,一直工作到38岁,在金山工作了整整16个年头,期间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工作。
2007年12月20日下午,雷军辞去了金山CEO职务。
2011年7月11日,金山软件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雷军出任董事长一职 ,这一提议获得了董事会一致通过 ,雷军正式接掌金山软件 。 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的企业不在少数 ,投资的项目包括卓越网、逍遥网、尚品网、乐讯社区、UC优视 、多玩游戏网(欢聚时代) 、拉卡拉 、 凡客诚品 、乐淘、可牛、好大夫、长城会等20多家创新型企业,并成立了天使投资基金顺为基金。
2014年12月,雷军1亿元投资YOU+国际青年公寓的消息在各个渠道疯狂传播。但随即顺为基金CEO许达来明确回应顺为基金投资YOU+完全是出于财务角度,与小米无关。 2010年4月,雷军与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曾参与微软亚洲工程院创建并任工程总监)、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主持设计“明”系列手机)、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和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六人联合创办小米科技并于2011年8月公布其自有品牌手机小米手机 。
如今小米公司已有产品一代小米手机、小米1S、小米2、小米2S、小米2A、红米手机、红米Note、小米盒子、小米3、小米电视、小米电视2、小米平板、小米路由器、小米移动电源、小米随身wifi、米键等诸多数码产品及配件产品。
截止2013年8月最新一轮融资,小米估值超过了100亿美元。 照此计算,小米科技将成为位列阿里、腾讯、百度之后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在如今中国的硬件公司中,已仅次于联想集团 。
2013年12月26日成立了“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为雷军 。 2013年,雷军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并表示希望自己能在5年的任期内,推动对《公司法》进行一定的改革调整,使其更与国际接轨。实际上,在参政议政方面,雷军也是老手了。他曾任两届海淀区政协委员,2012年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参加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2014年11月20日,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语出惊人。他放言,虽然小米创办仅4年半,但5至10年后将带领小米成为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公司。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继续修订《公司法》改善创业环境的建议“。
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专利是整个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小米会按市场游戏规则处理有关专利侵权的事情。” 2014年12月4日上午,《福布斯》杂志网站宣布,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当选《福布斯》亚洲版2014年度商业人物。
《福布斯》杂志称,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以价格低廉的智能手机横扫亚洲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带动了以大众可承受的价格生产功能强大的电子设备,以覆盖广阔人群的潮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数据,小米在今年第三季度跃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三名,仅次于三星和苹果;而在中国市场,小米的份额已经超过苹果,是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小米今年计划出售6000万台手机,较2013年翻番。
现年45岁的雷军以99亿美元的身家,居“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8位。据称,他每周工作100小时,少有时间陪伴妻子和两个孩子。不同于中国的另一位传奇企业家马云,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不会说外语,很少去国外旅行。
2015年12月16日,出席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担任嘉宾。
有外星人吗 知道的进
飞碟和外星人的传说
既然天体间的距离极其遥远,既然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既然宇宙航行困难重重,为什么书报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因特网上会有那么多飞碟和外星人的报道呢?不明物体在天上飞行的事情,古代就有记载。但是,真正引起注意的不明飞行物的报道,始于1878年1月,当时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时,看见空中有一个圆盘状的物体在飞行。当时飞机还没有问世,这一奇特的现象在报纸上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有150多家报纸刊物转载了这条消息,成为现代不明飞行物报9月8日,“世界UFO大会”在大连召开。UFO尚未被主流科学界认同,与会的大约200人绝大多数没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背景。
把“UFO大会”看作是一次民间UFO业余爱好者的聚会无可厚非。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声称曾经遭遇过外星人,有过“第三类接触”,及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士,在这个聚会上亮相,给民间UFO研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专家对这些UFO经典案例一一批驳,并指出,所谓外星人与“第三类接触”迄今尚未被科学证实,因而是不科学的,如果民间UFO研究仍然要靠神秘哲学和迷信惑众,难免重蹈沦为伪科学的覆辙。
外星人背他飞行?
专家:当事人可能中度偏执。
黄延秋,河北省肥乡县北高村农民。1977年,黄延秋连续三次神秘地失踪,自称不乘任何人间交通工具,由两个不明飞行人携带,一夜之间腾空飞越到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南京、上海,第三次失踪居然跨越了19个省市,飞遍了大半个中国。这件离奇的飞人事件被称为中国UFO三大悬案之一。
不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怎么可能累计飞行1万多公里?作为摆脱不了地球引力的人类又怎么会飞?这究竟是真实故事还是一个谎言?
49岁的黄延秋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几岁。这个正在为二儿子筹盖婚房的河北农民走在大连的街道上时,常常下意识地朝天空某个不确定的远方眺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出现。
“你真的确信见过外星人吗?”记者问。
“其实我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到了南京和上海。”这个堪称中国UFO经典案例第一人的农民回想起自己21岁的那段“离奇”经历时陷入了苦恼。
1977年7月27日晚上,出工回家的黄延秋在吃完晚饭后就躺下睡觉了,然而“一觉醒来”居然发现身在南京。按黄延秋自己的描述,他是从头一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就到了南京,这中间相差仅仅只有9个小时,在这9个小时里,黄延秋便从河北他的家乡北高村一下子到了江苏的南京。
邯郸和南京两地相距至少1000公里,而且从黄延秋的家里到邯郸还有45公里的路程,在交通不发达的上世纪70年代,黄延秋怎么可能在9个小时内从河北农村到达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呢?这当然轰动一时。
接下来的事情更离奇,“两个民警又买车票把我送到了上海遣送站”。并且,在1977年7月28日,也就是黄延秋失踪后的第二天,一封电报就从千里之外的上海发到了肥乡县,要求乡里来上海领人。”
1977年9月初的一天晚上,已经回到家乡的黄延秋再次“遭遇神秘劫持”:当天晚上十点多钟回的家睡觉,然而“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又在上海了”。这次是在上海的老乡把他送回了老家。
1977年9月,黄延秋第三次神秘失踪了,而且这次出去的时间最长,去的地方最多。按他的描述,9天之内他被两个能飞行的人背着飞越了19个省市,抵达了兰州、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福州、西安八个城市,累计飞行一万多公里,而且每到一个城市几乎都只花了一两个小时,据推算,平均每分钟至少飞行20公里,飞行速度接近音速。
就是这起典型的外星人劫持地球人事件,除了当事人的口述,至今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三次离奇的飞行。而事隔10年之后的1987年,有国内一些UFO调查者才写了第一篇报道认为,此事与外星人和UFO有关。
“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事是外星人干的,是1987年他们采访我时,他们告诉我说可能是外星人干的。”事情过去了28年,埋在黄延秋心头的疙瘩并没有减轻,相反越来越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高级功能研究室博士后李春波认为:这是比较典型的“梦游症”,人一旦睡着,醒来之后,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他中间不能回忆,回忆不起来。“我也不理解,专家说我是梦游,我不承认,但是我也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黄延秋说。
去年12月,黄延秋在北京市一家测谎中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两个星期后,测试结果出来:黄延秋没有通过测谎。
北京市安定医院精神卫生科的专家说,正常人不可能会飞行,这种思维已经超过正常人的生理耐受性。但是黄延秋觉得很自然,还坚信自己,跟正常的思维逻辑就有偏差。医生怀疑黄延秋是“中度偏执”。
东北农场林工被外星人电击?
专家斥为“谎言”
在“UFO大会”上,主办单位称将邀请另一个和外星人及飞碟有过离奇遭遇的地球人来大连,但是直到结束,此人并没有出现。
据了解,这个当年自称被飞碟击伤的黑龙江林场职工叫孟照国。现在东北一家大学的食堂工作。
1994年,在黑龙江省红旗林场工作的孟照国自称在凤凰山上被外星人击倒,并被外星人带上了飞碟。此事被列为另一个重要的中国UFO悬案。
当年6月7日,孟照国自称在凤凰山南坡看见了会叫的大怪物,几次试图靠近它,都被一堵无形的电墙打了回来。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林场。第三天,也就是1994年6月9日,孟照国带着林场的干部职工,直奔怪物停留的地方。人们准备了望远镜、照相机、录音机,希望留下怪物的证据。但是大约走了五公里,一直没有看到孟照国发现怪物的地方。
即便是拿望远镜,人们还是一无所获。奇迹就在这时发生。孟照国拿过望远镜,却大呼“看见了”,然后就倒在地上浑身抽搐。一副被“外星人击伤”的样子。此后,“林场职工被飞碟外星人击伤”的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并上了报纸。
和黄延秋的故事极为相似的是,孟照国“遭遇外星人”同样只是一个人的叙述,至今没有直接的证据加以佐证,有的不过都是人们的推断、猜测和想象,自然,此事又成为一桩UFO悬案。调查者认为,可以肯定的是,既然UFO的定义是不明飞行物,那么可以首先肯定的是,当年孟照国在山上“看见”的静止白色物体并不能称为UFO,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它以前飞过”。
UFO研究者张茜荑觉得这个故事听起来像弥天大谎,缺乏可信度。因为当时正好出现有关彗木相撞的新闻,所以有可能让这样的谎话有了一个圆满的疑似UFO的结局。心理专家杨宜音则认为:很多人都非常容易受到他人暗示,会不知不觉根据和别人的关系来形成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专家认为,当一些人面对自己和面对他人的期望的时候,会对自己的经历做一个塑造,这并非是有意欺骗人,而是在潜意识里有要把经历做圆满的这样一个动力。“临床上是一种记忆障碍,术语叫虚构,这个情况在很多精神障碍当中出现。”
据介绍,公安部原测谎专题组组长、组织研制中国第一台测谎仪的专家杨承勋认为,孟照国的故事,“是刻意编造的,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我们可以判断他在说谎,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比如产生的一种幻觉,一些精神上的状态,我脑子里就有这个记忆,那么这种你要通过测谎就很难判断出。”
他认为,孟照国遭遇外星人“可能是一段很特殊的心理经历,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经历”。
飞棍来自何方?
专家揭开谜底,原来是摄像镜头的光学机关作祟。
近几年,很多人声称见到了一种神秘的“飞棍”。
最早的飞棍是在1994年美国人拍摄到的。这是人类第一次将它记录下来。美国独立电视制片人朱斯在自己所拍的录像带上,发现有些不同寻常的东西飞过天空。
从外观上看,朱斯发现的是一个圆柱形物体,飞行的速度非常快。由于这种飞行物的形状像一条棍子,朱斯就将它命名为飞棍。朱斯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很快,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不断地拍摄到飞棍的画面。对它的描述是:身体细长像一根棍子,大到上百米,小到几厘米,在空中急速飞行。更有人把这当成外星人和地球人交流的信息。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飞棍”都是当事人用摄像机或者照相机拍下的,在真实的空间,人们用肉眼并没有亲自见过这种来去无踪的“飞棍”。
就在今年5月,东北一家药厂声称自己拍到了“飞棍”。北京UFO研究者张靖平和中央电视台记者亲赴吉林,不仅拍到了“飞棍”,而且有幸解开了飞棍的奥秘。
张靖平对记者介绍:最早发现“飞棍”的是这个药厂的录像监控设备。5月21日晚,振国药厂的监控员突然发现显示器上一道白光迅速闪过。回放录像资料时,发现监视器拍摄到了一个长条形的飞行物迅速飞过厂房上空,大概三米长,飞行时速达到了200公里以上。从外形上看,显然不是人造。
不久,气象部门也排除了是闪电的可能,一个星期之后的某天夜晚,神秘飞行物又在药厂上空出现,而且这次是晴天。
起初张靖平他们认为可能是昆虫之类的东西,但是连续拍摄多日后,仍然没有发现飞棍的踪迹。就在准备放弃寻找时,由于脚底一滑,张靖平手里的摄像机剧烈地晃动了一下,就在摄像机晃动的过程中,他发现镜头里有些异样的东西。
张靖平开始怀疑飞棍的出现可能和摄像机的某些性能有关。因为此前所有的飞棍消息都是只在摄像机里出现。张靖平了解到药厂摄像头的拍摄快门速度是十六分之一秒,于是就把自己摄像机快门速度调整成接近的十二分之一秒。
当他路过一个地灯附近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来正常飞行的各种小飞虫霎时间变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飞棍,这些飞棍的形状与姿态和人们以前拍摄到的飞棍一模一样。
真相大白,原来飞棍的出现不过是摄像机的假相而已。比如拍摄行驶的车辆,用1/8秒的低速快门来拍摄时,由于车是运动的,用1/8秒的快门不能有效地“固定”汽车,车就显得略为模糊,但背景是静止的,所以是清晰的。这样就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
张靖平拍到的飞棍是一种夜间活动的飞蛾。由于摄像头红外线的吸引,加上飞蛾的快速飞翔,再有摄像头十六分之一秒的快门,最终造就了飞棍。
“如果我们把摄像机的快门调整到这种速度,就会发现,飞棍无处不在。”张靖平说。
如何识破“第三类接触”骗局
关于UFO及外星人第三类接触,几乎没有一件被科学试验手段得到证实。人们的以讹传讹,加重了对UFO神话的误读和迷信。
北京天文台馆长朱进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肯定不是惟一的。地球只是很普通的绕着太阳的一个行星,太阳本身是很普通的一个恒星,在银河系里边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亿颗左右。每一个恒星都可能像太阳一样,有它自己的行星系统,所以说在所有的这些星球里,如果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他认为,即便地球的能力再发达,到目前为止人类绝对没有能力在有生之年飞到太阳系边上,如果说外星人再从其它的星球通过宇宙旅行到地球上来,从人类的角度考虑,也是非常非常不可能的。
紫金山天文台的王思潮研究员介绍说:很多声称和UFO亲密接触的案例都是不可信的。判断到底是否曾有发生过第三类接触,要有几个条件:首先要有证据,不能用排除法。比如,既然声称和外星人接触过,一定要拿到外星人的东西,不能空口无凭。而且拿到的这个东西必须是地球上的人类造不出来的,才可信。而且必须经过专家的鉴定,不能当事人自己说这是外太空和外星人的东西,而且必须是地球上没有的材料做的。这个条件并不苛刻,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所有的UFO和外星人接触案例,没有一个达到这个要求。
其次,声称见过外星人和飞碟,必须同时有非相关群体作证,比如,一个地方几个人看到一个飞碟是不作数的,必须要有好几个地方同时看到。
最后,外星人的DNA也肯定和地球人不一样,这同样要拿到科学证据,才能证明是真正的外星人。
他认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推断,不排除存在地外文明的可能,但是这一切要依靠严谨的科学实验加以证实。
链接
不明飞行物,就是我们通常说所的UFO,是英文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缩写,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关于UFO的报道是1878年,美国农民马丁在空中看到了一个圆形物体。1947年6月,美国人阿诺德在驾驶飞机时,看到了有9个白色碟状神秘物体在天空中飞过,他将它们称为飞碟,被新闻媒介广泛报道后,人们就习惯用飞碟这样一个形象的名称来称呼不明飞行物,我国近年来也有这类目击报告出现。
道的最早事例。不明飞行物在英语中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取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的缩写就是UFO。香港和台湾有的书上,把UFO三个字母的发音直接用汉字写出,叫做“幽浮”,这就使它带上了神秘的色彩在新闻自由的国家里,出于商业目的,什么“新闻”都是可以制造的。飞碟和外星人常常被作为新闻题材进行炒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各种报纸、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商、出版商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把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引导到了完全背离科学的歧路上。
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严肃的科研机构或者严肃的科学家(注意,不是带引号的“科学家”)声称发现了外星人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飞船——飞碟。
2001年03月10日,美国中情局首次大规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报文件。这些时间横跨1947年至1991年的秘密文件,内容五花八门,但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却是美国中情局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对UFO现象的研究。美国中情局对UFO现象50余年的研究结果证实:前期的UFO现象可能是前苏联政府为了制造美国社会混乱的阴谋;后期的UFO现象则是中情局绝密间谍飞机秘密实验导致的。一句话,UFO迄今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其存在!
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外星人应该是有的,宇宙到底有多大,谁知道,难道就只允许地球存在高等生命吗?我们不能以人类的标准去判断哪个星球不会有生命的存在,也许某个星球上没有氧气但有可能外星人已经发明出产生氧气的东西即使没有水也有可能他们在别的星球上可以运来水,现在我们人类连太阳系都没走出去,怎么判断整个银河系中是否存在外星高等智慧生命呢?
关于此类问题早在 很多年前就 被搁浅 .我们的祖先是 猿人的进化,不排除在多个星系多个宇宙有外星人的存在.如果你很想知道关于UFO及外星人问题.可以在新华或者其他地方找找看.别看电影看了就晕了找书看.曾经有英国黑客进入美国整个军事电脑系统 搜寻关于你所问问题的答案一无所获.原因是我们人类进步太慢!这个速度没办法用数字来计算!和外宇宙外星球的发展相比 就像 老鼠跟蜗牛!!!
有的,1981年,有两个宇航员在太空中发现了一个体积比他们的实验室小一半的球体进入了他们的轨道,这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 第二天,球状飞行物靠近飞船,间具100米左右.飞船里的人看见球体里有外星人. 第三天,球体飞行物 就消失了. 这是真的.可是这么大的宇宙中不会只有地球有人类存在.
外星人不确切,确切的说应该是外星生物!为了简便我就拿外星人说了,外星人是肯定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没有能力发现他们罢了,我们的认知水平没有到那种程度,宇宙大无边,我们人类只是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地球罢了,地球以外的世界还很大,我们还认识不了那么遥远,打个比方,几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人类只知道他们那里有人类,但那时他们知不知道中国的另一些地区也生活着人类呢?甚至在地球的另一边有外国人生存着呢?那时的人类哪有那么多思想啊!同样的道理,把那时的黄河流域扩大一点,变成现在的地球,但是即使我们生活的范围扩大了,对无限广阔的宇宙来说也是小之又小啊!所以对于有无外星人的观点来说,即使我们没有证据说明却有外星人,但我们还是要相信,外星人不是没有,而是我们没有发现他们!
黑客是什么,能做什么
什么是黑客?
Jargon File中对“黑客”一词给出了很多个定义,大部分定义都涉及高超的编程技术,强烈的解决问题和克服限制的欲望。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成为一名黑客,那么好,只有两方面是重要的。(态度和技术)
长久以来,存在一个专家级程序员和网络高手的共享文化社群,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第一台分时共享的小型机和最早的ARPAnet实验时期。 这个文化的参与者们创造了“黑客”这个词。 黑客们建起了Internet。黑客们使Unix操作系统成为今天这个样子。黑客们搭起了Usenet。黑客们让WWW正常运转。如果你是这个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已经为它作了些贡献,而且圈内的其他人也知道你是谁并称你为一个黑客,那么你就是一名黑客。
黑客精神并不仅仅局限于软件黑客文化圈中。有些人同样以黑客态度对待其它事情如电子和音乐---事实上,你可以在任何较高级别的科学和艺术中发现它。软件黑客们识别出这些在其他领域同类并把他们也称作黑客---有人宣称黑客实际上是独立于他们工作领域的。 但在本文中,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软件黑客的技术和态度,以及发明了“黑客”一词的哪个共享文化传统之上。
另外还有一群人,他们大声嚷嚷着自己是黑客,实际上他们却不是。他们是一些蓄意破坏计算机和电话系统的人(多数是青春期的少年)。真正的黑客把这些人叫做“骇客”(cracker),并不屑与之为伍。多数真正的黑客认为骇客们是些不负责任的懒家伙,还没什么大本事。专门以破坏别人安全为目的的行为并不能使你成为一名黑客, 正如拿根铁丝能打开汽车并不能使你成为一个汽车工程师。不幸的是,很多记者和作家往往错把“骇客”当成黑客;这种做法激怒真正的黑客。
根本的区别是:黑客们建设,而骇客们破坏。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黑客,继续读下去。如果你想做一个骇客,去读 alt.2600 新闻组,并在发现你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的时候去坐5到10次监狱。 关于骇客,我只想说这么多。
---黑客的态度
黑客们解决问题,建设事物,信仰自由和双向的帮助,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要想被认为是一名黑客,你的行为必须显示出你已经具备了这种态度。要想做的好象你具备这种态度,你就不得不真的具备这种态度。但是如果你想靠培养黑客态度在黑客文化中得到承认,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成为具备这些特质的这种人对你自己非常重要,有助于你学习,并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所有有创造性的艺术一样,成为大师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模仿大师的精神---不是仅从理智上,更要从感情上进行模仿。
So,如果你想做一名黑客,请重复以下事情直到你相信它们:
1 这世界充满待解决的迷人问题
做一名黑客有很多乐趣,但却是些要费很多气力方能得到的乐趣。 这些努力需要动力。成功的运动员从健壮体魄,挑战自我极限中汲取动力。同样,做黑客,你必须
要有从解决问题,磨练技术,锻炼智力中得到基本的热望。如果你还不是这类人又想做黑客,你就要设法成为这样的人。否则你会发现,你的黑客热情会被其他诱惑无情地吞噬掉---如金钱、性和社会上的虚名。
(同样你必须对你自己的学习能力建立信心---相信尽管你对某问题所知不多,但如果你一点一点地学习、试探,你最终会掌握并解决它。)
2. 一个问题不应该被解决两次
聪明的脑瓜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当这个世界还充满其他有待解决的有趣问题之时,他们不应该被浪费在重新发明轮子这些事情上。 作为一名黑客,你必须相信其他黑客的思考时间是宝贵的---因此共享信息,解决问题并发布结果给其他黑客几乎是一种道义,这样其他人就可以去解决新问题而不是重复地对付旧问题。
(你不必认为你一定要把你的发明创造公布出去,但这样做的黑客是赢得大家尊敬最多的人。卖些钱来给自己养家糊口,买房买车买计算机甚至发大财和黑客价值也是相容的,只要你别忘记你还是个黑客。)
3. 无聊和乏味的工作是罪恶
黑客们应该从来不会被愚蠢的重复性劳动所困扰,因为当这种事情发生时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在做只有他们才能做的事情---解决新问题。这样的浪费伤害每一个人。因此,无聊和乏味的工作不仅仅是令人不舒服而已,它们是极大的犯罪。 要想做的象个黑客,你必须完全相信这点并尽可能多地将乏味的工作自动化,不仅为你自己,也为了其他人(尤其是其他黑客们)。
(对此有一个明显的例外。黑客们有时也做一些重复性的枯燥工作以进行“脑力休息”,或是为练熟了某个技巧,或是获得一些除此无法获得的经验。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有脑子的人不应该被迫做无聊的活儿。)
4 自由就是好
黑客们是天生的反权威主义者。任何能向你发命令的人会迫使你停止解决令你着迷的问题,同时,按照权威的一般思路,他通常会给出一些极其愚昧的理由。因此,不论何时何地,任何权威,只要他压迫你或其他黑客,就要和他斗到底。
(这并非说任何权力都不必要。儿童需要监护,罪犯也要被看管起来。 如果服从命令得到某种东西比起用其他方式得到它更节约时间,黑客会同意接受某种形式的权威。但这是一个有限的、特意的交易;权力想要的那种个人服从不是你的给予,而是无条件的服从。)
权力喜爱审查和保密。他们不信任自愿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他们只喜欢由他们控制的合作。因此,要想做的象个黑客,你得对审查、保密,以及使用武力或欺骗去压迫人们的做法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和敌意。
5. 态度不能替代能力
要做一名黑客,你必须培养起这些态度。但只具备这些态度并不能使你成为一名黑客,就象这并不能使你成为一个运动健将和摇滚明星一样。成为一名黑客需要花费智力,实践,奉献和辛苦。
因此,你必须学会不相信态度,并尊重各种各样的能力。黑客们不会为那些故意装模做样的人浪费时间,但他们却非常尊重能力---尤其是做黑客的能力,不过任何能力总归是好的。具备很少人才能掌握的技术方面的能力尤其为好,而具备那些涉及脑力、技巧和聚精会神的能力为最好。
如果你尊敬能力,你会享受提高自己能力的乐趣---辛苦的工作和奉献会变成一种高度娱乐而非贱役。 要想成为一名黑客,这一点非常重要。
基本黑客技术
黑客态度是重要的,但技术更加重要。态度无法替代技术,在你被别的黑客称为黑客之前,有一套基本的技术你必须掌握。 这套基本技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老技术的过时也随时间在缓慢改变。例如,过去包括使用机器码编程,而知道最近才包括了HTML语言。但现在明显包括以下技术:
1 学习如何编程
这当然是最基本的黑客技术。如果你还不会任何计算机语言,我建议你从Python开始。它设计清晰,文档齐全,对初学者很合适。尽管是一门很好的初级语言,它不仅仅只是个玩具。它非常强大,灵活,也适合做大型项目。
但是记住,如果你只会一门语言,你将不会达到黑客所要求的技术水平,甚至也不能达到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水平---你需要学会如何以一个通用的方法思考编程问题,独立于任何语言。要做一名真正的黑客,你需要学会如何在几天内通过一些手册,结合你现在所知,迅速掌握一门新语言。这意味着你应该学会几种不同的语言。
如果要做一些重要的编程,你将不得不学习C语言,Unix的核心语言。其他对黑客而言比较重要的语言包括Perl和LISP。 Perl很实用,值得一学;它被广泛用于活动网页和系统管理,因此即便你从不用Perl写程序,至少也应该能读懂它。 LISP 值得学习是因为当你最终掌握了它你会得到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使你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为一个更好的程序员,即使你实际上可能很少使用LISP本身。
当然,实际上你最好四种都会。 (Python, C, Perl, and LISP). 除了是最重要的四种基本语言,它们还代表了四种非常不同的编程方法,每种都会让你受益非浅。
这里我无法完整地教会你如何编程---这是个复杂的活儿。但我可以告诉你,书本和课程也不能作到。几乎所有最好的黑客都是自学成材的。真正能起作用的就是去亲自读代码和写代码。
学习如何编程就象学习用自然语言写作一样。最好的做法是读一些大师的名著,试着自己写点东西,再读些,再写点,又读些,又写点....如此往复,直到你达到自己在范文中看到的简洁和力量。
过去找到好的代码去读是困难的,因为很少有大型程序的可用源代码能让新手练手。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有很多可用的开放源码软件,编程工具和操作系统(全都有黑客写成)。这使我们自然地来到第二个话题...
2 得到一个开放源码的Unix并学会使用、运行它
我假设你已经拥有了一台个人计算机或者有一个可用的( 今天的孩子们真幸福 :-) )。新手们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得到一份Linux或BSD-Unix,安装在个人计算机上,并运行它。
当然,这世界上除了Unix还有其他操作系统。但它们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发送的---你无法读到它的源码,更不可能修改它。尝试在DOS或Windows的机器上学习黑客技术,就象是在腿上绑了铁块去学跳舞。
除此之外,Unix还是Internet的操作系统。你可以不知道Unix而学会用Internet,但不懂它你就无法成为一名Internet黑客。因为这个原因,今天的黑客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Unix为中心的。(这点并不总是真的,一些很早的黑客对此很不高兴,但Unix和Internet之间的共生关系已是如此之强,甚至连微软也无可奈何)
So,装一个Unix---我个人喜欢Linux,不过也有其他选择。(你也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同时运行DOS,Windows和Linux)学会它。运行它。用它跟Internet对话。读它的代码。试着去修改他。你会得到比微软操作系统上好的多的编程工具(包括C,Lisp, Python, and Perl),你会得到乐趣,并将学到比你想象的更多知识。
关于学习Unix的更多信息,请看 The Loginataka.
要得到Linux,请看: 哪里能得到 Linux.
3 学会如何使用WWW和写HTML
大多黑客文化建造的东西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发挥着作用,帮助工厂、办公室和大学正常运转,表面上很难看到它对他人的生活的影响。Web是一个大大的例外。即便政客也同意,这个巨大而耀眼的黑客玩具正在改变整个世界。单是这个原因(还有许多其它的), 你就需要学习如何掌握Web。
这并不是仅仅意味着如何使用浏览器(谁都会),而是要学会如何写HTML,Web的标记语言。如果你不会编程,写HTML会教你一些有助于学习的思考习惯。因此,先建起自己的主页。
但仅仅建一个主页也不能使你成为一名黑客。 Web里充满了各种网页。多数是无意义的,零信息量垃圾。
要想有价值,你的网页必须有内容---必须有趣或对其它黑客有用。这样,我们来到下一个话题....
黑客文化中的地位大教堂与集市”,解释了许多Linux和开放源码文化的运做原理。我还在它的续集“大教堂与集市”,解释了许多Linux和开放源码文化的运做原理。我还在它的续集“开拓智域”一文中有更直接的论述。
王世银的人物经历
2003年毕业于计算机系,在学校期间王世银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信息系统安全方面,整天与黑客斗争。另外还帮校外的系统集成企业做一些基础工作,接网线,安装电脑及服务器,调试网络设备等。毕业之后王世银已经有扎实的系统集成,智能系统开发,网络安全 等技术与网络设备管理经验。毕业后来到了浙江杭州发展,同时也决定扎根在杭州。
王世银从2003年创业至2012年转型,2003年至2012年9月一直从事商用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工作,2009年正式立项 (保障信息安全技术),2011年成为中国专业的商用信息安全 公司并申请立项国家级项目。2012年9月因股份太小失去决策权而离职。
2012年11月正式成立杭州丰功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繁到简”,智能产品控制平台,帮您轻松处理一切繁琐事务!以科技解脱人类繁琐!让用户品味生活及体现人生更高价值!为公司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喜欢拆东西的孩子
王世银曾经还精通无线电器维修。
从小王世银就喜欢把家里的东西拆开,特别是家用电器。小时候家里的收录机,手表,闹钟,手电筒等。经常在父母不经意间就拆开了,很多时候无法还原回去,但家教非常严,通常是被他妈妈痛打一顿。王世银从小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心里一直非常感谢父母从小的教育!王世银的爸爸是政府一个小职员(会计)。
直到王世银十五岁以后,家用电器也逐渐增多,王世银用课余时间去学习了无线电器维修,帮很多邻居解决过电器故障问题,从此再也没有出现拆坏的事件了,还赚了一些钱。
从小王世银就有梦想,想着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件能得到社会认可的事情,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后来上大学期间,有一次几个同学约好一起出去旅游,从小就爱看书的王世银去杂志店买了很多杂志,在路上空余时间可以看看。当时在这些杂志中有一本叫深圳青年 ,大部分都是讲的有志青年通过努力致富的案例。当年主要是讲某些没钱但有理想又肯努力的年轻人,大多是通过几年的努力赚到了几百万到几千万。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王世银每期都会看这本杂志。当看到一个个通过努力成功的案例,王世银的内心也蠢蠢欲动,也想着毕业后自己去创造一番事业,把从小的理想变成现实。
大学毕业后,王世银在电子商务公司工作过,做过网管,当过电算化会计培训老师,在企业做过技术总监。王世银不管在哪家单位,无论负责什么职务,总会得到同事及老板的肯定。因为在王世银心里只想着把工作做好,无论是自己份内的工作,还是同事有时候请求协助的工作,王世银都会认真负责的去完成,从不计较什么回报,多做一件事就会多一点经验。这也是王世银对马云的那句话的理解,虽然万吨巨轮对于一个人来说短时间内很难搬动,但可以多聚集一些人持续的搬,或者再用一些工具就完全有成功的可能了。
在这些工作中让王世银学到了很多社会基础知识及经验,至今都还在经常提起,王世银说:“非常感谢曾经给自己提供过工作及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但在王世银心里不仅仅是只做这些工作就可以满足的,还要一步步去创造创新才能实现更高的价值。一心想着成就一番事业的王世银于2004年 就开启了他自己的创业之路。
2003年王世银毕业后来到了浙江杭州,在一家网络公司做网管,之后又任职技术总监,又任职过会计电算化培训老师。
2004年怀着成功梦想的王世银辞去了原有职务,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创办了虚拟主机服务公司 ,从事网络安全系统研发及保障企业网站安全运营工作。
2004-2009年公司经过了五年的信息安全技术积累,2009年立项独立运营商用信息安全 (保障信息安全)项目,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保障云安全” 技术方案。
2009年成为中国专业的商用信息安全公司。
2009-2011年王世银创办的商用信息安全获得了大量的企业用户认可。
2012年9月王世银辞去了商用信息安全 公司所有职务。“2012年,基础团队已经建立起来,商用信息安全项目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及广大用户的需求。在数千万投资投入后,这时天使投资人已经是绝对大股东,王世银失去了决策权。王世银认真思考后认为这样无法实现自己的发展计划,做出来的事情也无法达到用户需求,更实现不了自己心中的远大理想,所以在2012年9月王世银把所有股权送给投资人后离开了信息安全公司。
2012年11月王世银创办的杭州丰功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丰功科技的繁到简-智能产品控制平台 ,帮用户轻松处理一切繁琐事务。繁到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控制管理类的应用工具,是国内专业的智能产品控制平台。例如:电子商务是我们的采购工具,网游是我们的娱乐工具,票务出行是我们的商旅工具,繁到简就是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的一个管理应用工具。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智能信息技术服务,丰功的繁到简智能产品控制平台,也使中国比肩欧美、日韩,成为全球智能产业云平台、大数据时代、核心技术的拥有国之一。丰功科技的技术团队,具有10年的互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及服务经验、现代企业管理等高素质运营团队。以科技解脱人类繁琐;品味品质生活!让用户品味生活和体现人生更高价值!为公司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2003年,24岁的王世银在杭州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任职,颇有想法的他在工作第二个月就提出了关于应用托管服务及信息安全应用平台的方案,但是由于该领域在行业内还是空白状态,老板认为看不到预期收益,并未采纳他的方案。但他却认为“正因为还处于空白状态,才蕴含着无限商机,而且,现代化的企业都需要提供这样服务的公司。”就是这一经历,促使王世银萌生了自己实施方案的想法。于是,在工作了几个月之后,王世银用仅有的两万元注册了工作室。此后,他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工作上,每天都为自己的工作室四处奔波,立志做出一番事业。
2004年11月王世银在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下,注册了公司,并在2005年招聘到了核心团队一起创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提到“那时他们和我一样,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把事业做大,怎么把公司做强,他们冲的就是我的技术,冲的就是项目的美好前景。在创业的几年中,王世银及他的创业团队基本平均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从公司一开始就是24小时服务,很多时间都连续72小时的工作,当时还把房东感动了,办公楼都半价租给了王世银的公司。在王世银的心里绝对是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有任何问题都是先处理好再谈费用,因为找到王世银的客户大部分都是被黑客攻击,特别急。如今,当初的几个核心团队都成为了公司的 ‘元老’,我们还战斗在一起。”之后,王世银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并推出了以平台模式的保障信息安全方案。
2009年,经过六年的创业发展,创业路上也让王世银体会到了各种的酸甜苦辣。在创业过程中,有一个让王世银一辈子也忘记不了的人,就是在2007年的冬天,一位杭州萧山的企业家:赵全甫。
2009年9月,商用信息安全 (保障信息安全)项目正式立项,当时把眼光放在了刚刚起步的企业信息安全服务领域,很多企业虽然都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是此前却没有一家专业的保障信息安全服务商,因此这为公司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公司成立初期,也可谓困难重重。为了公司能够持续长远发展,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王世银和团队成员天天都忙着市场调研、整理材料、完善商业策划书,然后四处找风险投资人,出差、与客户见面、演示PPT。但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投资找不到,资金不到位。一向以勇敢、创造、认真为处事原则的王世银虽然承受着压力,但依然没有放弃,之后一年多时间内找了100多个投资人,做了400多次PPT演讲。
2010年9月,其诚意赢得了投资人的青睐,企业无疑也获得了重生。
2010年12月,王世银创立的商用信息安全项目与金蝶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协议,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司研发的“商用信息安全”首次面世,这一产品将更有力地保证保障政府、企业的数据信息不被外界侵扰。
之后,又与国内速达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并成功举办签约仪式,联手打造中国未来信息的“云安全”,挑起中国100多万家企业对信息安全的关注,用安全与软件结合的支点更大的促进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011年8月24日,在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 上,王世银带领的团队作为第一家中国信息化安全专业服务商,首次提出以“让企业家轻松掌控核心数据”为使命,为用户建筑一道扎实的数据安全长城的口号,基于对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王世银揽下了本次计算机技术大会“2011中国云计算最佳推进企业奖”和“计算机行业信息化最佳技术创新奖”两个奖项。
这消息很快传开,王世银的商用信息安全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日本巨头企业庄能子株式会社 董事长野边一也一行前来考察,对王世银在安全领域内开创的项目表示极大的兴趣,将会涉及在国内信息产业的投资。王世银一直向国际大型企业看齐,他深知要成为下一个“商业成功者”,必须拥有独特的商业模式。
随着公司的稳步发展,受到政府以及众多媒体的重视,并纷纷表示对保障数据安全项目表示极大兴趣。
2011年10月28日,江西省政府领导一行来杭州,商定全球数据灾备中心落户江西。
2012年4月6日,浙江电视台受浙江省政府委派来公司对商用信息安全项目作深入了解报道。
2012年3月在重庆召开的云博会 上,作为唯一一家商用信息安全公司,王世银受邀参加在重庆举办的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公司以“保障云安全”的品牌特色受到业界的诸多关注。“谁能现场解密文档,当场赠送笔记本电脑一台!”重庆云博会期间,王世银创造的商用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项目展台围满了观众,整整齐齐陈列的一排笔记本,却没有人能抱走一台。
同时,王世银本人也受邀参加了大量专访。如在接受和讯网专访时王世银认为“安全最重要的是内容安全 ”;
2012年6月,CCTV央视二套《第一时间》 节目播出了王世银对火焰病毒的危害及防治等看法;全球性“火焰”的来袭,,(火焰病毒-CCTV 央视 报道 商用信息安全 王世银发表意见)。再次把整个国际互联网络的信息安全推到风口浪尖之上。安全形势越来越严重,王世银 信息安全运营商提醒广大用户,具有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重要信息。
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 记者对其采访时,提出“做好信息安全不仅是国家信息发展的使命,更是我们IT公司的使命。”浙江卫视报道 王世银 商用信息安全 并强调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性。
2012年9月,王世银失去决策权后辞去了商用信息安全公司所有职务。
蔡建农 是王世银在创业过程中第二个感谢的人。
虽然王世银忍痛割爱离开了多年艰辛创业的公司,但也就是因为这次的从头再来,才让王世银觉悟了!要做大做强一家企业并非易事!在离职的两个月里,王世银一直在思考与反省,觉得要做大一家企业,并不只是有好的技术加上努力拼搏就能成功。商业模式设计、战略联盟、资本运营是至关重要,还要结合社会发展、政治、人类的心智需求等等!所以,在王世银心里收获总是比失落要多。
2012年11月,王世银投身于智能产业,成立杭州丰功科技有限公司并立项 繁到简 智能产品控制平台,主要把人类生活中的一切繁琐事务变得简单化。在王世银本身就有十多年IT行业大背景条件下,有着信息安全技术及丰富的IT大行业发展经验,并且王世银一直都很喜欢智能产业,也非常崇尚智能化应用给人类带来科幻般的高品质生活。在云时代及大数据时代到来之际,在经过认真思考及调研后,王世银成立了智能科技公司,决定专做智能产业,并专注做智能产品控制管理平台,智能产品硬件与生产品牌商做联盟,立项“繁到简”项目。繁到简-给交通、消防、公安、多分支机构企业、中大型企业、中高端私人家居、高校、金融等,提供一个非常实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控制应用工具,相当于一个“智能机器人”做贴身秘书(给注重品味生活的人群专享),帮您轻松处理一切繁琐事务。解决了人们在交通拥堵的生活环境下,需要按时及上门办理事务的一切烦恼。繁到简 可以给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及资金,拒绝传统约束等。我们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大量时间与资金用来品味生活,或者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给我推荐一个没有基础通过自己刻苦学习最后考上高等学府的人例子 现在专升本需要信心啊
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在临近高考时毅然放弃高考,在家庭、社会等重重压力下,他执著而坚强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著名80后策划人、图书主编和制榜人。
这个来自浙江省兰溪市某偏远山村的的青年,在五年的时间里,边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边看各类书,边做书,边做策划人;他不仅取得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专科学历,不仅认真看了很多书,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修养,还主编出版了丛书《锦瑟年华》(北京出版社,3本)、《温暖》(九州出版社,2008年1月)和丛书《新概念·文学青春书系》(2本),如此年轻的图书主编,这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他所制作的系列“小作家排行榜”,《新周刊》、《华西都市报》、《山西商报》、《文学报》、《晶报》、《劳动报》、《华商报》、《中学语文(学生版)》(头条)、《追梦》(封面推荐)、《读与写·初中生》(封面推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中青在线(专题)等纷纷大篇幅转载或者报道。《钱江晚报》(整版)、河北电视台2套、《浙江画报》、《金华日报》、《时代青年》、《金色年华》、《西部发展报》、中青在线首页、中国网、中国新闻出版网、腾讯网等全国各媒体都争相报道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让我们来看看陈平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传奇色彩吧!
是谁,撩动了我的心弦——放弃和拒绝高考
1982年,陈平出生在浙江兰溪一个偏远山村的普通家庭。小学的时候,陈平和许多孩子一样,有着偏科的毛病。他的数学成绩很好,可是语文成绩很差。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这种不良的学习方式开始严重影响他的成绩,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数学考了98分,而语文却只考了48分。
到了中学以后,偏科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他得过学校里的数学竞赛二等奖(全校第六名),得过自然科学竞赛三等奖(全校第八名),但是他的英语成绩总是成为他获得高分的障碍,也成为了他圆自己大学梦的绊脚石。他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恶补英语,使其成绩从初二的35分提高到中考成绩76分,但是总成绩又很不理想。陈平说,他一直在努力的学习,不过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起色。他阅读了许多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他的学习依然在原有的基础上徘徊。可是,他一直都想迈进理想大学之门,在高等学府中深造自己。陈平思前想后,为了能进好的大学好的专业,他决定用文字来敞开自己的梦想。在高考前的几个月,他写了一篇《扩大特招》的文章,刊登在当时较有影响的《好同学》杂志上。他呼吁社会关注像他这样的偏才学生。与此同时,他还取得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心理学课程。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和拒绝参加高考!不少熟人劝他参加高考,最终他没有参加当年的高考。他觉得按照自己现在的学习状况,根本无法考上好的大学。他认为,高考不应该成为迈向大学殿堂的唯一途径,像他这样的偏才,应该有不同于常人的方式进入大学深造。于是,他决定通过其他一些途径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他非常关注当时的教育新闻,特别是有关大学特招的消息报道。一次,他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一篇令他十分振奋的报道:复旦大学向偏才少年招手,准备招收像韩寒、满舟这类的偏才。于是,他将自己先前获得过的各类写作奖项、作品以及个人资料寄给了几所著名大学,希望自己也能通过特招进入大学。2002年4月份,他收到了来自复旦大学招生办的一封信。复旦大学肯定了他的能力:“你对许多问题已经有了相当深度的思考与独立见解,不愧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由于国家有关招生政策的限制,我们无法满足你的申请,对此我们也很遗憾,希望你能谅解。”“也许你脚下的路很艰苦,但其实并不漫长。成功终将属于那些对理想执著追求的人们。”等等。虽然复旦大学的门没有被敲开,但这封充满鼓励的回信,陈平一直珍藏着。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这样的失败也是注定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筚路蓝缕闯人生
自荐失败以后,他开始尝试另一种求学之路。2002年9月,陈平进入高教自考学校浙江三联专修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企图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文凭。在大学期间,他阅读了许多心理学、文学、人生哲学等方面的各类书籍。他的兴趣爱好广泛,这也使得他很顺利地通过了自学考试,并于2006年1月拿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专科文凭。
如果在毕业之后紧接着去找一份稳当的工作,安安心心地生活,那么他的人生就和许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不过,陈平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青年。在大学期间,他就开始为自己策划不同寻常的人生,他不想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就是在他求学的那段时间里,他通过网络结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80后写手。网络带给他一个崭新的世界,也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当他看到众多80后写手的那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时,他想,如果能够把这批80后写手集中起来,成为文坛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那将会对将来整个中国文坛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啊!而且,在若干年以后,这批写手中的许多人,必然将成为中国文坛的主要力量,团结他们也将有利于未来中国文学的更好发展。
在考虑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决定为80后中真正有实力的写手出版作品。他觉得,只要求得作者的稿件,凭着自己的阅读鉴别能力和努力,选编文章出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出书过程中遭到的种种困难是他先前没有想到的。
首先就是征求稿件。虽然他已经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些80后写手,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出书的需要。于是他开始在网络上贴出征稿启事。刚开始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人理睬他,许多人还怀疑他的动机不纯。第一次征稿整整持续了半年,一些给他稿件的写手见书久久未出,就在网络上公开骂他是骗子,有些人甚至要求收回版权。他想,如果现在放弃,自己不是真的成了骗子了吗!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自己的梦想,他又顶着压力接着做下去了。当然,在这其中并不是所有的写手是如此,像李傻傻、林静宜、刘卫东等知名80后作家都非常爽快地将自己的文章交给了他。
选编工作的艰难也远远出乎他的预料。在一大堆的稿件中选出优秀的稿件就是一件异常烦琐、辛苦的工作。为了更好的投入选编工作,他决定从学校中搬出来,在杭州拱墅区文化商城附近租了一间只有六七个平米的房间。在这个简陋的房间里,只有一台电脑算得上是比较值钱的东西。条件虽然非常简陋,不过,对于他来说,这足以让他很好地完成图书选编工作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为了节省开支,他在出租房的生活也是难以想象的艰苦。早餐只是泡点藕粉或喝点牛奶,午餐常常就近吃点小炒,晚上由于工作忙,经常也就吃点干粮。他常常是工作到凌晨2、3点钟,有时是通宵工作。生活的艰辛和无规律,使得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透支。
到了2004年6月,他的第一部书稿《新概念·青春文学书系》终于选编完成。陈平兴匆匆地跑到杭州的一家出版社。结果,这个出版社的编辑甚至看都没有看他的书稿,就冷冰冰地甩出一句话来:“我们这里不收自由来稿的。”遭受打击之后,陈平并没有气馁。他到杭州各家大书店,寻找出版过类似图书的出版社,他记下了一些出版社编辑的名字、联系方式。他觉得这样出版的机会可能要大些。然而,事情却不是如他所想的那般一帆风顺。这种方式依然没有为出版首套丛书取得任何进展。
万般无奈之下,他决定回归网络,通过网络来寻求出版。由于在浙江本省的出版社连连遭到冷遇,他决定通过互联网寻找外地的出版社。在网上,他找了很多出版社和许多的编辑,一次次抱着一线希望把自己辛辛苦苦选编的书稿投出去,可是,令他失望的是,几乎都是杳无音讯。不过好事多磨,黄天终于不负有心人。2004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终于出版了他的首套丛书《新概念·青春文学书系》。丛书分成两本:《青春中的落落野花》和《那年春天我要离开》。该丛书由著名作家周国平作序,书中集结了众多知名80后写手的作品,可以说是80后写手的一次大规模的携手合作。
尝试到首次出版的成功之后,陈平开始着手第二套丛书的出版。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出版,他开始考虑更多的出版问题。他觉得,为了能够更好地收集到更多优秀的书稿,同时为了扩大影响,方便日后丛书出版,他决定自己出钱办一个文学网站。2004年年底,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开办了“小作家联盟”网站。他觉得这个网站的站名恰好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要将全国的优秀的80后写手都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谈到网站的创建,陈平兴奋地到说:“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我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到处去发帖征稿了,现在选稿编稿轻松多了。”到了2005年,陈平的图书策划更进了一步。4月份,他完成了丛书《锦瑟年华》的所有选编工作,根据他的设想,这套丛书将包括三个部分:清陨卷(男版小说)、华筝卷(青春散文)、瑶琴卷(女版小说)。这套丛书最后和北京出版社签约,于2006年1月出版。2008年1月,陈平主编的新书《温暖》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另外,陈平还完成了《被绑在树上的人》等多本新书的选编工作。
按说,策划图书出版,完全可以有利可图,其实不然,陈平主编的第一套丛书,出版社付给他的还不到15000元钱,这个数目比较少,毕竟是做第一套书,他也不敢向出版社要高价。但是,陈平觉得写东西不容易,宁可自己贴钱也不愿意亏待作者,所以这套丛书他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为此贴了5000多元钱。他说:“我做图书,根本不是为了赚钱,能做出好书,能让读者和作者喜欢我做的书,能把这些有才华的小作家推出去,我就很满足了!我接受采访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告诉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不是为了钱,而努力做事情的人!再说了,非淡泊宁静,非清心寡欲,非安贫乐道,何以致远?”;“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网友买我编的书的时候哭了,我很感动,其实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犹抱琵琶半遮面——当成功悄悄走来
陈平觉得还应该继续扩大这批80后作家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他说:“现在我的目标已不仅仅是为小作家们出版几本书,我要把那些有真正实力的小作家们推出去。通过我的策划包装,使得他们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2005年11月,他借助小作家联盟网站,成功策划了“中国十大小作家排行榜(男榜)”的评选活动。《新周刊》、《华西都市报》、《山西商报》、《文学报》、搜狐读书等等全国多家媒体也纷纷对此进行了大篇幅转载或报道。网络上由此引发了对这十位“小作家”的激烈讨论。陈平则是趁热打铁,紧接着推出了“中国十大小作家排行榜(女榜)”和“2006年中国十大80后作家排行榜(男榜)”和“2006年中国十大80后作家排行榜(总榜)”。小作家联盟网站的人气也因为这一系列的活动而迅速飙升,而其它媒体也开始逐渐关注起这些80后作家,《中学语文(学生版)》(头条)、《追梦》(封面推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读与写·初中生》(封面推荐)、《晶报》、《劳动报》、《华商报》、《小龙人报》等报刊大篇幅转载或者报道,中青在线(专题)、中国经济网(专题)、腾讯网首页、千龙网首页、国际在线首页、中安在线首页、通网首页、深圳新闻网首页、上海新闻商讯首页、搜狐文化、搜狐新闻中心、人民网文化频道、新华网上海频道、北国看书、东方网、北青网、中国网读书频道、中国网文化频道、新浪网新闻中心、新浪娱乐、新浪广东、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太原新闻网、博客网文化频道、中华读书网、大河网、新民网、荆楚文化、红网新闻中心等纷纷转载。最新揭晓的“2007中国十大80后作家排行榜”,未满一个月就已经迅速走红,新华网(读书频道头条推荐,教育频道重点推荐)、搜狐网(读书频道首页、文化频道首页重点推荐、新闻中心2条)、中国网(教育频道精彩推荐、文化频道、新闻中心2条)、人民网(读书首页重点推荐)、中国新闻出版网、太原新闻网(首页图片推荐)、中青在线、国际在线、央视国际、腾讯新闻中心、东方网(作家、读书)、北国网、浙江在线、胶东在线、北方网(4条)、中华语文网、中国文化产业网、深圳文化网、《荆门日报》、21CN、中国金融网、彩龙中国、长城在线、中国台湾网、东北网等纷纷转载,新华网首页、中国网 、搜狐教育频道、人民网、《姑苏晚报》、浙江在线首页、红网首页、腾讯网、东方网、苏州新闻网、四川在线、安徽在线等纷纷发表(或者转载)相关的评论和报道。关于80后作家的问题,不断成为诸多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网络上对此的讨论更是异常热烈;而作为策划人的陈平,却始终是过着一种极为简单,甚至有些窘迫的生活,但他毫不介意,他认为生活富足,物质上富有,都是不重要的。
2006年1月,陈平主编的《青春中的落落野花》中有两篇作品,被知名教授方克强博导选编的大学教材辅导书《青春在路上》(北京大学出版社)转载,其中一篇的作者为《青春在路上》一书中唯一的80后作者,其余选入作品的皆为中外的名家。当陈平知道此事大为惊奇,居然还有教授、博导、在看自己编的书,并且转载书中的作品。这应该是对陈平主编的书的质量的极大肯定。
2006年3月,他又联合《金华日报》、兰溪市旅游局等单位策划了“80后作家金华行”活动。这项活动被誉为在浙江举行的80后最大盛宴。该活动邀请了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80后作家。本活动的主题论坛中讨论了80后的诸多问题,还讨论了对于当代作家的看法等问题。由于此次活动采取现场与网络同时进行的方式,因此讨论十分热烈,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金华当地的青年文学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不过,事情并不一帆风顺。就在他的事业开始有些转机的时候,他受到了一些人的恶意攻击,有些人甚至还利用网络黑客对他和小作家联盟网站进行恶意的人生攻击,致使小作家联盟网站多次无法正常工作。
另外,由于排行榜和“80后作家金华行”活动的顺利进行,陈平越来越多地开始引起各方媒体的关注,有些媒体、个人甚至将他的事迹作为艰苦创业的成功范例进行报道。
《创新科技》2006年第12期,发表了《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知名作者孙君飞写的题为《成功是最好的规则》的作品,在文章中这样评论陈平的事迹:“陈平的经历不能复制,但对于他个人来说,打破规则就是释放与众不同的个性,给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那些被规则约束、正苦闷彷徨的人,应该从中受到启示。”他主编的书有部分作品被大学教材辅导书《青春在路上》(方克强教授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等重要刊物转载。《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一期的一篇文章《毕业了,后悔上大学吗?--现行教育制度下大学生心态管窥》甚至将他视为现行教育制度的一个成功的叛逆者。陕西《美报》也刊登了高度评价陈平的文章。除了以上这些,《钱江晚报》(整版)、《浙江画报》、《西部发展报》、《金华日报》、《时代青年》、《金色年华》、《张掖日报》等刊物都对他进行了长篇报道。
虽然陈平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名人,不过,他依然保持着十分低调的姿态。他并不太喜欢在公众场合露面。2006年年底,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他应邀参加了河北电视台2套《真语人生》栏目的采访。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电视台的栏目制作。节目过程中他有些紧张,说话也不是很多,对于主持人的提问,他的回答都十分简洁。不过,他的经历依然获得了场上观众和其他两位点评专家的认可与尊重。后来,陈平自己说,他不善于说话,记忆力又很坏,加上是第一次录制节目,所以情况不乐观。然而,2007年3月28日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在节目中并没有出现陈平的联系方式,但是不少观众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了陈平的博客和邮箱,给他发来了不少热情的话,有几位发了上千字的邮给陈平。一个名叫齐钧的观众,甚至在到了2007年11月26日,已距节目播放后近8个月,还写来了一封500多字的邮件给陈平,邮件中说“……我是在3月28日河北电视台《真语人生》见到您录制的节目的,您的故事对我启发很大,您虽然只有26岁,却用不凡的人生为青年人抒写了一曲奋斗的壮歌。我做为一名农村青年很羡慕您!更为您的这种非凡经历所叹服,您的所作所为可为当代人的典范。我虽出生、生长在偏僻的农村,可我的心却像同时代的人一样在飞扬。只要给我翅膀,我也会冲向蓝天,向往那美好的未来。您做为一名事业有成的青年人,应该是我崇拜和学习的楷模。……”。不过,陈平并没有满足现在他所取得的成绩,对于他来说,这些只不过是万里长征中最初的几步。
现在,陈平已经从杭州回到老家兰溪,为了能做出更多的更优秀的图书,他正在以博览群书的姿势,阅读大量书籍,因为站的高才能看的更远,有时也会依旧做做图书主编工作,据了解进展很好,有不少书将陆继出版。他说,真正做书的人,“书”就相当于农民的锄头。为了做书的事情,忙了好几年了,现在也应该抽些时间来给自己充充电啦!
至此,我们好奇于是什么动力让陈平坚决地走向了这一条与众不同的艰难困苦的道路,从一个没有依靠的农民家庭走向很有作为的80后图书主编。陈平说“追求自由、正义、平等、个性、创造、真实和博爱,是我心中的理想,是我心中的真理;对文字、对知识、对学习和对智慧的兴趣主导了我的一切,对文字、对知识、对学习和对智慧的热爱,对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真理的热爱,让我生死相许。”
当问到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计划的时候,陈平说;“我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是现在还不能够透露。因为,计划永远没有变化来得快,现在说将来的计划,常常会成为空话和大话。”
陈平最后说:“如果非要给自己贴一个身份的标签,那么我希望做一个高文化的农民,我的本质是农民身份,我骨子里深深地刻有农民的朴素、刻苦、勤劳等伟大的农民精神,我的出生是农民家庭,现在是农民身份,将来也还是农民身份。不过我是一个有文化的农民,而不同于那些没有文化的农民,不同于那些文盲或者半文盲的农民。我出生在农村,见过很多文盲或者半文盲的农民,他们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思想,这是非常可怕的东西,特别是当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封建家长制的农民,来教育一个有文化的子孙,这是特别可怕和特别可悲的事情!会出现很多不人性、不人道的教育事件,会出现极多不讲道理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者。封建家长制的教育方式是一个大毒瘤,我就亲眼见看见过一个当众揪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儿的头发猛打耳光和头的残酷的暴父。”
正有实力的写手出版作品。他觉得,只要求得作者的稿件,凭着自己的阅读鉴别能力和努力,选编文章出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出书过程中遭到的种种困难是他先前没有想到的。首先就是征求稿件。虽然他已经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些80后写手,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出书的需要。于是他开始在网络上贴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