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与大臣聊天记录(古代皇上与大臣的对话)

hacker|
117

为什么后人会知道古代宫廷中皇帝大臣说的话?

不是,古代有专门记载皇室成员言行的机构

如果是皇帝就会有《××实录》(如太祖就是《太祖实录》)

史书中的君臣对话多出于此,且一般皇帝均不敢改这类史书(特例赵光义,朱棣)

古代皇帝在上朝的时候和大臣商议怎么交谈啊?

1.宋以前,大臣可坐着和皇帝交谈,宋开始,大臣需站着和皇帝交谈,明开始,大臣需跪着和皇帝交谈

2.天南地北的官员用“京话”与皇帝交谈,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各朝的"普通话"不尽相同,如唐代与清代就大不相同

《万历十五年》有趣的附录:大臣怎样和皇帝说话

《万历十五年》有两篇有趣的附录,是万历皇帝与内阁大学士申时行等的召对记录,也就是皇帝召见大学士后的谈话实录,非常有意思,从中可以了解君臣谈话的一些规矩和技巧。尤其是第二篇,非常生动,如见其人。在一番问寒问暖后,万历皇帝把一个叫雒于仁的奏本交给申时行:“先生每看这本,说朕酒色财气,试为朕一评。”申时行等还来不及看,万历就急着逐条批驳雒于仁的奏本,大意是天下之人,每个都与酒色财气沾边,而雒于仁说的那些具体事实都出于诬陷(胆子也够大的,赫赫)。然后希望大学士们对他“票拟重处”。“时行等对曰:‘此无知小臣,误听道路之言,轻率渎奏。’上曰:‘他还是出位沽名!’时行等对曰:‘他既沽名,皇上若重处之,适成其名,反损皇上圣德。唯宽容不较,乃见圣德之盛。”这一番马屁拍去,万历沉吟道“这也说的是”,但仍意气难平,让时行等再详细看那奏本,一边连连说:“朕气他不过,必须重处!”时行等还是说好话,不想处置。结果皇帝又说:“如何设法处他?”直到时行等答应令雒于仁离职,皇帝才“天颜稍和”(万历还是度量小啊)。然后又提出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因先生每是亲近之臣。朕有举动,先生每还知道些。安有是事!”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回答:肯定雒于仁的举报当然不行,即便大力否定,皇帝在一时畅快之余也难免起疑心。好一个申时行,不愧是内阁首辅,当即回答:“九重深邃,宫闱秘密。臣等也不能详知。何况疏远小臣。”干脆装聋作哑,说事实如何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言下之意,皇帝您是自由的,爱咋样就咋样吧,没人知道。说完这个问题,时行等抓紧机会,希望皇帝出席一些重大活动,其时万历因不得自由,心灰意懒,对朝事非常怠堕,面对奏请,辩解说我病好了难道不想出来,“只是腰酸脚软,行走不便”。时行等又提请皇帝早日立下太子——当时皇长子已经9岁,而万历私心想立5岁的皇三子为太子——以便让他出阁读书,面对这个头疼的问题,万历竟然狡辩说:“人资性不同,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也要生来自然聪明。安能一一教训?”简直是不讲理了,时行等于是回道:“资禀赋于天,学问成于人,虽有睿哲之资,未有不教而能成者,须及时豫教,乃能成德。”皇帝眼看自己没理,只好说我知道了,先生们回阁去吧。时行等出殿后,万历却又差人让他们等着,叫人把皇长子和皇三子带过来让他们瞧瞧。时行等人等了很久,两个皇子到后,又是拍马,又是“熟视”,又是“注视良久”,顺便又提起读书进学的事,旁敲侧击,但终无结果。而万历皇帝的兴致则渐渐高起来。结果记录皇帝日常起居言行的史官大发感慨:“从来阁臣召见未有至此者,且天语谆复,圣容和晬,蔼然如家人父子,累朝以来所未有也。”好一幅召对景象啊!

(本站声明:以上文章和观点仅供学术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代,官员与皇帝是怎样对话的?

官员:(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爱卿平身

官员:谢皇上

古代皇帝大臣们上朝说的是什么话?

古时上朝的时候,大臣们经常能同时说出同一句话,这仅局限于以下情况:

1, 升朝、退朝时的礼仪性话语;

2, 皇帝高兴或发怒时的附和性话语。

每朝都设置了一个叫鸿胪寺部、委级机关,其职责是:

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恩,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岁正旦、上元、重午、重九、长至赐假、赐宴,四月赐字扇、寿缕,十一月赐戴暖耳,陪祀毕,颁胙赐,皆赞百官行礼。司仪,典陈设、引奏,外吏来朝,必先演仪于寺。司宾,典外国朝贡之使,辨其等而教其拜跪仪节。鸣赞,典赞仪礼。凡内赞、通赞、对赞、接赞、传赞咸职之。序班,典侍班、齐班、纠仪及传赞。(《明史�6�1卷074 志第五十 职官三》)

所以,大臣们能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也是不断培训的结果。

要明确一点:涉及到具体议题时,还是各讲各的,有时还会吵得厉害。这时鸿胪寺的纠仪官就会出来制止。

2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10-11 下午 01:56:49

    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恩,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岁正旦、上元、重午、重九、长至

  • avatar
    访客 2022-10-11 下午 02:44:52

    ,宋开始,大臣需站着和皇帝交谈,明开始,大臣需跪着和皇帝交谈2.天南地北的官员用“京话”与皇帝交谈,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各朝的"普通话"不尽相同,如唐代与清代就大不相同《万历十五年》有趣的附录:大臣怎样和皇帝说话《万历十五年》有两篇有趣的附录,是万历皇帝与内阁大学士申时行等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