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邮箱(甘孜日报副刊邮箱)

hacker|
124

鸿颖什么意思?

鸿颖:

鸿颖,原名李宏勇。80年代出生。青海同德县人。文学学士学位。有散文、诗歌、评论等220余件作品分别散见于《散文诗作家》、《星星》、《沿海文艺》、《北方文学》、《六盘山》、《民族诗刊》、《联合文艺》、《雪国诗刊》《青春诗刊》、《散文诗》、《南方文化报》、《散文诗世界》、《新诗人》、《雷池文化报》、《贡嘎山》、《雪莲》、《中国土族》、《青海日报》、《甘孜日报》、《青海党校报》、《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西藏文艺》等多家报刊。获有“中国乡土文学奖”、“联合文艺奖”、“未来之星奖”等多项。有散文诗入选《2004年度中国散文诗精选》、诗歌入选《中国当代诗歌选集》。著有散文诗集《往事里淋湿的情怀》。2007年《甘孜日报》特开专版介绍。系北方诗人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会员。当过老师。打过工。

康定情歌是谁作的呀?

改编者是福建泉州市惠安县人吴文季

《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一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雅俗共赏,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广为传唱60年的中国最优秀的民歌;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唯一中国歌典入选美国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作为“宇宙之音”随着“旅行者二号”宇宙飞船在太空播放;九十年代末又作为唯一中国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首民歌。

就是如此征服人类心灵的一首情歌,其作者,准确地说,其采编者却一直不为人所知,以至于歌曲诞生地——四川省甘孜州的媒体曾悬赏征求作者线索。后经方方面面艰苦细致严谨的查访考证,直到2002年,才确定其改编者是福建泉州市惠安县人吴文季,而此时,距这首歌走出深山,被广为传唱已整整56年的时间,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她的采编者吴文季也已经长眠地下26年了。

2006年是《康定情歌》采编六十周年和吴文季逝世四十周年,福建省惠安县人民政府和吴文季家乡洛阳镇政府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并计划整修吴文季故居、建立纪念堂。

12月中旬,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专程到惠安洛阳对吴文季的生平和事迹作实地探究,瞻仰了吴文季故居,到吴文季墓上敬献鲜花,并撰文称吴文季“是一位不朽的音乐家”,“一生与光明同行,也永远与光明同在”,“为中国民歌的传承出新、为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世界音乐事业做了伟大贡献”。

《康定情歌》作者之谜

四川省泸定县,因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而名扬天下,在县城边建有一个纪念公园,园内有一“四歌亭”。亭内立一四面体石碑,碑的三面各刻有一首歌,连词带谱。第一首是《歌唱二郎山》,第二首是《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第三首是《康定情歌》。三首歌中,前两首词曲作者都明明白白刻在碑上,唯《康定情歌》没有作者。

虽然《康定情歌》是首民歌,但其记录、整理者是谁,几十年来一直是个谜。

1996年4月30日,四川省的《甘孜日报》称《康定情歌》的作者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难解之谜”,悬赏一万元人民币欲解开这个谜。全国数十家报纸第一时间争相转载了这一消息,各种信息、线索纷纷涌向康定城,争讼也由此而纷起。其作者从大音乐家的王洛宾和罗念一,到大画家的丰子恺以及吴作人夫妇,甚至舞蹈家戴爱莲等等,都有说法。2001年中国西部康定情歌节组委会更是悬赏五万元寻找《康定情歌》作者的线索。

四川方面对此事极为审慎,做了大量细致深入严谨的查访,并终于有了权威部门认定的结果:二十世纪40年代中期,位于重庆的国立音乐学院学生吴文季到康定采风时带回了这首民歌,由著名作曲家江定仙配了曲,首唱者为当时的著名歌唱家喻宜萱,借助灌制的唱片随即风靡全国;1949年喻宜萱在英、法等国举办演唱会,把它唱出了国门;真正使《康定情歌》蜚声国外的是在1952年,康定中学的五位藏族学生在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会上,为这首歌捧回了银质奖。

2002年9月10日,四川省甘孜州副州长陈加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郭昌平一行四行,千里迢迢来到福建惠安县洛阳镇,瞻仰了吴文季故居,并到吴文季墓前献花,代表康定人民感谢这位音乐家让《康定情歌》走出深山,传遍全国,播向世界,飞往太空。至此,《康定情歌》采编者之谜终于破解。而此时,她的采编者吴文季已经长眠地下26年了。

吴文季其人

影响如此之大的一首歌曲,其作者为何会不为人知数十年呢?吴文季坎坷的一生或许能解答这个问题。

据泉州市地方志编委会提供的记载:吴文季,1918年3月31日出生于惠安洛阳镇。从小聪慧朴实,工文能诗。中学时因父吴顺早逝、家营布店又连遭兵匪洗劫,生活困顿而辍学。1938年夏,为寻找抗战救亡道路,毅然弃教前往武汉,几经周转考入当时国民党的“战干团”。1941年考取重庆中训团音干班。1943年考取国立重庆青木关音乐院声乐班。他热爱民族音乐,醉于民间采风。在四川期间采集改编的《康定情歌》,很快就传遍了世界。

抗战胜利后,他随迁到更名的国立南京音乐院继续学习,任南京音乐院学生自治会主席。他以南京学联团成员的身份,参与领导了1949年震惊中外的南京爱国学生“四一”大游行示威。他还是这次大游行主席团推选前往伪总统府送请愿书的四个学生代表之一。南京解放后,他投笔从戎,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工团、总政文工团工作,任研究员、歌唱组副组长等职。1952年他在北京首唱和领唱《英雄们战胜大渡河》,“震动了中国乐坛”。

1953年12月,他因遭猜忌,被遣送回乡接受审查,从此断雁孤鸿,天涯沦落。他虽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此后谱写的《丰收之夜》、《八级浪》、《惠女颂》等优秀歌舞乐曲,晋京参加全国文艺会演,均获盛誉。1966年5月1日于故乡病逝。

志书的记载肯定了他在中国音乐史上的贡献,但命运的坎坷却让他将采编《康定情歌》的经历深埋在心底。连同他曾经有过的短暂感情一样。

吴文季一生未娶,他的侄子侄女们回忆说,小时候经常听到叔叔哼唱《康定情歌》,但他从未向家人透露过自己采编这首歌的事。

据与吴文季侄儿同学、现退休专心于洛阳地方史研究的陈德杉先生介绍,吴文季在总政文工团时曾有过一段美好的感情经历,后因自己的“身份”,终不敢让那段感情继续下去。所以尽管他采编出了世界上最美的情歌,却终于没有得到爱情。

吴文季的故居座落在惠安县洛阳镇万安村下街和合巷17号——一条宽不到一米的小巷里。矮小破旧的小屋,一个浅绿色的军用挎包和一个军用旧水壶特别显眼,因为坚信自己没有历史问题,1953年回乡时他只带回了这两样东西,而将大部分手稿留在了总政文工团的宿舍里。哪知他终于在1966年含冤早逝,20年后,历史才给了他公正的评价。

如今,这位一生坎坷的音乐家长眠在离家乡古镇约5里路的凤窝山坡上,每天伴着洛阳江的潮声。1986年被“平反”后,他的同事、朋友和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为他立了一块墓碑,上面镌刻着“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为光明歌唱!”

每年的清明节和他的祭日,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相关部门、音乐界人士等都会自发地来到这里,祭奠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完)

郑球洋的发表作品

2006年在香港《大公报》以“郑求洋”之笔名发表时评类政论文章10篇,一举成名。该系列文章总计17000余字,统称《大公十论》(06年度)系列。国内外数千网站、纸媒转载,影响广泛。

郑球洋文章遍布各大门户网站、中文网络社区、BBS论坛,风行一时,在网络上引发2006年度“网络汉奸”话题大论战。港、台、新加坡、南洋、日本、美国等报刊媒体亦加以转载与关注。

香港《大公报》大公评论(两岸·国际)版面发表时评文章概览:

一、《谨防美国「文化软刀子」/郑球洋》(2006-5-8);

二、《GDP水分到底有多少﹖/郑球洋》(2006-6-1);

三、《日利用WTO向中国搞鬼/郑球洋》(2006-06-02);

四、《美枪口已顶中国脑门/郑球洋》(2006-6-12);

五、《美对中国实施文化侵略/郑球洋》(2006-6-30);

六、《防美日「网奸」舆论扰华/郑球洋》(2006-7-13);

七、《如何摆脱精神贫困﹖/郑球洋》(2006-7-21);

八、《美式「科学警察」可休矣/郑球洋》(2006-7-31);

九、《团结乃兴邦之本/郑球洋》(2006-8-4);

十、《和谐社会呼唤美满爱情/郑球洋》(2006-9-10)。 郑球洋 文章、著作 发表∕获奖情况(部分已发表作品目录):

1、长篇散文《旁听在北大》(该系列连载全文总计十九章节,分别刊登在香港《大公报》、上海《文汇报》等全国各大主流权威报刊、杂志),时评类政论文集《大公文存》(17000余字)。

2、《雕刻时光》获09年度九江市第四届“晨燕杯”现场征文大赛一等奖。部分章节发表于《浔阳晚报·青春飞扬(第14版面)》(2010年10月30日),原文5000余字。

3、《人类心灵丛话》获09年度九江市第五届“浪井杯”征文大赛三等奖。

4、《童年》发表于《浔阳晚报》(B叠)副刊“浔阳楼∕文苑”B14版面(2010年12月29日)。

5、《怀念高三》发表于西藏自治区:《拉萨晚报》副刊∕菁菁校园版面第23版(2011年01月11日)。

6、《沈从文,旁听在北大》发表于香港《大公报》大公园栏目(第C5版面)(文章刊登日期:2011年3月10日);发表于《浔阳晚报》副刊“浔阳楼∕文苑”版面(2011年6月)。

7、《北大旁听生沈从文——由旁听而诞生文学大师的传奇》发表于中共吉林省委主办杂志《成功之路》月刊(2011年第二期,总第122期)。(该杂志由中共吉林省委主办,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5号吉林省委3号楼),(附注:该论文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维普网收录,可查询)。

8、《斯人已乘鹤,地坛何人懂?——沉痛悼念史铁生》发表于五家杂志:浙江省杂志《乐清湾》(2010年第四期)、广东省杂志《南澳文艺》(2011年第一期)、河南省杂志《湍河文学》(2011年春季刊)、山东省杂志《景阳冈》(2011年第 二期)、宁夏自治区灵武市文联主办刊物《灵州文苑》。

9、《山乡童年》发表于四川省《四川政协报》第4版明澈·广角栏目(刊登日期:2011年6月2日)。

10、《曹雪芹与西山红叶村》发表于《浔阳晚报》副刊“浔阳楼∕文苑”版面(2011年6月)。

11、《旁听在北大──记曹文轩教授二三事》分期刊登于台湾《国语日报》副刊少年文艺版面(2011年7月5日、6日分两期刊出)。

12、《一名旁听生与北大教授(曹文轩)的交往》刊登于上海《文汇报》第十二版文汇教育∕校园版面(2011年8月4日)。

13、《山乡童年》(体裁:散文;字数:约五千)发表于福建省厦门市《两代人》杂志(2011年第三期)。

14、《记北大钱理群教授二三事》发表于潇湘文化报(2011年第5期,总第23期,日期:2011年9月)。

15、《北大燕南园轶闻》(体裁:历史文化类散文)发表于报刊:国家中央级经济类大报《中国国门时报》国门副刊读评版面(日期:2011年9月16日星期五);九江市《浔阳晚报》副刊(第14版)“青春飞扬”版面(2011年9月18日星期日);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昌平周刊∕新周刊》编辑部主管兼发行、昌平区新闻中心主办杂志《新城区印象》(总第45期,2011年11月);《北大燕南园轶闻(上、下)》(修改后增稿,正文字数:11315)刊登江苏省教育学会特色教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常熟市)主办杂志《特色教育探索》(教研版)2011年第十、十一期“随笔杂文”栏目(附注:该论文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维普网收录,可查询)。

16、《旁听在北大(一亩园岁月)》(体裁:散文;字数:9983)部分摘选刊登于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昌平周刊∕新周刊》编辑部主管兼发行、昌平区新闻中心主办杂志《新城区印象》(总第43期,2011年9月)。

17、《疯母之爱》(体裁:散文;字数:2172)发表于台湾《国语日报》副刊少年文艺版面(2011年10月28日、29日分两期刊出)。

18、《旁听在北大(图书馆读书心得)》(体裁:散文)部分摘选刊登于安徽省含山县文化馆主办季刊《含山文艺》(2011年10月第3期,总第42期)。

19、《客家族的百年记忆》刊登于河南省固始县委宣传部主管、县文联主办《史河风》2011年第三期(总第27期)“世象写真”栏目。

20、安徽省《合肥晚报》刊登:《记钱理群教授二三事》(2012年02月29日)。

21、江苏省《湖海》杂志(2012年春季刊NO.010期)刊登:《北大旁听生》。

22、上海《文汇报》文汇教育∕校园版(2012年5月31日)刊登:《关注北大旁听生现象:未名湖畔,交织着苦闷与希冀∕郑球洋》。

23、《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C1版面(2012年9月19日)刊登:《我在北大旁听这些年∕郑球洋》 、《曹文轩老师帮我收稿费∕郑球洋》。

24、四川省《甘孜日报/康巴周末》2013年9月7日第Z04版刊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郑球洋》。

(注:如上信息全部来自网络;郑球洋发表作品未完待续……)

3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9-29 下午 09:16:33

    季,而此时,距这首歌走出深山,被广为传唱已整整56年的时间,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她的采编者吴文季也已经长眠地下26年了。 2006年是《康定情歌》采编六十周年和吴文季逝

  • avatar
    访客 2022-09-29 下午 10:55:16

    文苑”版面(2011年6月)。11、《旁听在北大──记曹文轩教授二三事》分期刊登于台湾《国语日报》副刊少年文艺版面(2011年7月5日、6日分两期刊出)。12、《一名旁听生与北大教授(曹文轩)的交往》刊登于上海《文汇报》第十二版文汇教

  • avatar
    访客 2022-09-29 下午 02:50:19

    向康定城,争讼也由此而纷起。其作者从大音乐家的王洛宾和罗念一,到大画家的丰子恺以及吴作人夫妇,甚至舞蹈家戴爱莲等等,都有说法。2001年中国西部康定情歌节组委会更是悬赏五万元寻找《康定情歌》作者的线索。

发表评论